清晨和夜晚都请用力去生活 清晨和夜晚都请用力去生活 看着曾经流浪的、挣扎的、缺爱的、胆怯的、执拗的、迷惘的他们,成长为更好的六个人。 断断续续看完了老友记。虽然与起初开始追剧的初衷有些出入,但真的看完这部剧的时候,有了那种浓浓的不能割舍的感觉,也不能相信这个故事就真的这样终结了。 看完之后不得不承认,这部剧真的如它之前的评价一般,是一部很棒,不可不看的肥皂剧。尽管全剧是基于喜剧色调,但有许多画面我却是噙着泪看完的,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十年的时间,用十季剧情很好的呈现了出来。最让我触动的,是眼睁睁地看着这十年的经历,把他们从第一季里几个不懂事的孩子长成了十季后很幸福很成功的六个人,真的让我对生活又产生了一丝希望。 由于看得断断续续,因此对主要人物的描述不能保证尽善尽美,但也是真的想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位朋友。首先需要说明一下,我由衷地深爱着这几位朋友,纵然 ta 们有着许多大家公认的毛病,但我依旧深爱 ta 们。 Phoebe Buffay,菲比·布菲 Phoebe,永远的神。 Phoebe在我心中是无所不能的神,纵然嬉皮,晃荡,弹琴,父母历史背景一团糟,童年悲惨,但是她似乎能讲流利的法语和简单的意大利语,能打架,能通灵,很街头,经历丰富得一言难尽。Phoebe对于这部剧而言起到了许多意料之外的作用,表面上,她负责怪咖街头风和一些不合时宜段子,但实际上,她乐天浪漫不问世事,她常说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话,她也常会答非所问却是六人中最客观最有理性的 ,她常常担任劝架的角色,在她眼中每个人都是好人,她对每个人都是无差别的爱。 但兴许是这无厘头的搞怪风格,让这部剧时不时地拉Phoebe出来撑一下场面,比如她可以凭空生Ross的气,气到一整集不理会;最后一句话“哦是做梦”,一集演完了。她做的很多奇怪的事情,放在现实生活中必然会被人冷眼相对,但因为她是Phoebe,所以一切都不足为奇。以至于后面即使为她弟弟代孕(PS:美国代孕不违法),大家也能接受。反正大家默认:“Phoebe就是这么怪咖,同时这么善良;因为年少时缺爱所以格外乐意帮衬亲人,也乐意抚养孩子。” 与其他主角相比,Phoebe的存在感其实略微有些不足。与其他几位主角很明显的成长线不同的是,Phoebe的故事线蛮不幸但又是饱含温柔的:失去了外婆,但找到了母亲,找到了父亲,找到了弟弟,孕育了三胞胎,找到了真爱并结婚。 起初,她似乎是游离于团体之外的——Rachel也不小心说漏嘴过,“你又不是亲戚朋友,又住得远……”,但后来,她也有去参与其中:Phoebe一度又住回来过,也跟Rachel当了好室友,能接受别人进入她的世界,也参与着朋友们的故事,并过着不那么街头的生活——所以后来巧遇那个以前一起打劫的哥们时,人都说她样子变了。 我真的很喜欢她,特立独行,爱朋友,很善良且豁达。她能够真正悦纳自己,不在乎世人的眼光。瑞秋说她跑步姿势奇怪,莫妮卡说她是怪人,她都坦然接受并表示so what?老娘就是这样的人啊。Joey说他有twins hands,其他人都觉得他有病,只有她支持他。纵然那悲惨的经历遭遇有绝对的理由允许她自暴自弃,但她都没有,反而她能够坦然的谈及过去,清澈得没有一点阴影,挣扎之后也能够接受遗弃自己的亲生父母,对于深爱的科学家男朋友要去明斯克,她也豁达放手。 这样一个长得漂亮、心地善良、古怪好玩、豁达洒脱的姑娘,我想不出理由不爱她。 菲比让我泪崩的一段话 Joey Tribbiani,乔伊·崔比安尼 Joey,帅得掉渣。 Joey的人设非常简单:帅、呆、吃、睡。与Phoebe相比,Joey略高一点:作为意大利后裔,家是皇后区,很多元的一个所在,但显然不是富贵之家。他来到纽约做演员,以及各色兼职(端咖啡、卖圣诞树、捐精、当广告模特、卖香水……)。在职业生涯中,Joey可谓是历经周折,纵然一度到了巅峰,都能搬出去租豪宅了。虽然没两天角色死掉,自己被裁,随后时常沉迷于回忆自己的高光时刻:德雷克·拉莫瑞医生。兴许正是如此,所以他很难发展正常的伴侣关系。好在,也正是因为他的性格,让一直没有放弃的他,在后期甚至成了六人中最富的角色,写支票跟玩儿似的。 除了上述特点以外,Joey是真的很贴心。演戏赚钱了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给Chandler买礼物,虽然挑的金链子让Chandler难堪了一段时间;意大利大胃王,无肉不欢的Joey,为了让怀孕的Phoebe能安心吃肉补充营养,硬生生的忍了大几个月吃素,实在是惊艳到我了;女朋友不喜欢Monica,分分钟割袍断义分手。每次只要朋友们有需要,第一个站出来的肯定是Joey,有Joey在,就有肩膀可以靠的。为了帮Monica搞定物业,陪着胖大叔练舞。而且最怕Janice的Joey,为了不想让Chandler担心,专门体会了一天跟Janice的约会。厕所里发现了验孕棒,大家误以为菲比怀孕了,在逼问下菲比胡诌了一个男人的名字,是乔伊愤怒的冲出门去,要找那个不负责任的人渣算账,而乔伊回来之后,跟菲比求婚,愿意照顾菲比一生一世,因为单亲妈妈实在是太辛苦了;菲比姐姐厄休拉拍Porn,开始大家都以为是菲比,都想看,Rachel甚至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只有Joey在旁边阻止并捂眼睛不看…… 在感情上,纵然号称睡遍全纽约的女人的Joey,实则很少真正爱过人。还记得Joey爸爸出场那集,他爸问Joey,你爱过吗?Joey说不知道,也许吧。他爸点点头说,那就是没有。是的,Joey没有真正爱过。联系后来Joey终于爱上Rachel之后那份惊心动魄,回想此时,你才能理解Joey放弃了什么—— 他是为了友谊,放弃了自己真正的初恋。 “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的Joey,真的很有我喜欢的少年感,想到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永恒少年”原型,代表的是永远不会长大的少年。在积极的意义上,他们永远保有好奇心、成长潜力巨大、极具可塑性、向往未来、爱做梦;与之相对的,他们可能不负责任、难以克服苦难、幼稚淘气,以及最重要的,及其依赖母亲。有趣的是,Monica似乎就承担了这个母亲的功能:大门永远敞开,冰箱里永远有美味的食物。 最多只有高中学历的Joey,有着很多不理解的事情,有法律一般明确的是非观,虽然自己不是总能做到,永远准备好帮助别人。有时也稍微同情下自己,面对不会处理的问题也会躲避,可是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小如打一个电话,大如养一个孩子,他都毫不犹豫。 只有少年才会这样生活在世界上啊! …
这周带了一本东野圭吾的“自传”回去,之所以有了兴趣,是因为这本书是东野圭吾的真实青春时光,所以也的确想看看我喜欢的悬疑作家的青春,是怎样一般风景。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あの頃ぼくらはアホでした 译者: 代珂 出版年: 2015-9 页数: 232 定价: 35.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新经典文库·东野圭吾作品 ISBN: 9787544278867 我把青少年时期所有快乐的部分写成了《我的晃荡的青春》。——东野圭吾 推理大师东野圭吾真诚讲述成长经历 这不是优等生的制胜秘笈,更不是成功逆袭的人生传奇 这是一个普通生的青春手记 ———————————————————————————————————- 他是一个从小学“晃荡”到大学毕业的平凡孩子。 小学时,他痛恨读书,没看完过一本小说; 初中时,他进了远近闻名的坏学校,唯一的愿望是能四肢健全地毕业; 高中时,他整日痴迷李小龙,“远大理想”是能考上录取线最低的大学; 高考落榜进复读班后,他依然是全校最没心没肺的快乐学生。 他在一个普通家庭长大,上的全是普通的学校,十几年间,没有进过特长班,没有请过补习老师。 正是这段“晃荡”的青春岁月,让他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成长,养成他笑对挫折的勇气与胸怀,保全了让他受用一生的所有天分。 如今,他已连续多年当选日本“年度最受欢迎作家”,被媒体誉为“百年一遇的推理大师”。 他叫东野圭吾。 这本书讲述了他从小学到大学这一人生关键时期的真实经历。 东野圭吾 日本著名作家。 1985年,《放学后》获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进入文坛。 1999年,《秘密》获得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2005年,《嫌疑犯X的献身》荣获第134届直木奖。 2012年,《解忧杂货店》荣获第7届中央公论文艺奖。 2013年,《梦幻花》荣获第26届柴田炼三郎文学奖。 2014年,《祈祷落幕时》荣获第48届吉川英治文学奖。…
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地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了。昨天刚把工作中的第一个项目完成,回到家里,就看起了在公司图书馆借阅的东野圭吾的一本书。大概看了两小时,有些困,便睡了。今天早上醒来便接着读了,很快,就将这本不厚的书读完了。
你好,玻璃拟态 Glassmorphism 你好,玻璃拟态 Glassmorphism 1. 前言 去年这时,新拟态在设计圈内掀起一波热潮,介于阴影与扁平化风格的新UI无疑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各大平台纷纷有人发布类似作品。 我也曾跟风制作过一些小demo,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来介绍新拟态风格:新拟态如何用 Adobe XD 实现。当时就已经觉得,新拟态虽然很新奇,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对比度低的特点,会给一些存在视觉障碍的人造成困扰,注定造成了它不能真正占据主流设计市场。 可是尽管缺点很明显,但我仍然还是在2020年使用这种风格做了非常多的东西。从起初的原型,PPT到手机主题,微信模块,再到博客,web题库等等。 PPT请见: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54y1a78C/ 前段时间,网络上又掀起一波毛玻璃风。其实是因为苹果发布的 MacOS Big Sur 操作系统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此,最近使用这个风格,也做了一个网站。借着此次体验,也记录一下玻璃拟态的效果。 2. 成品 平日里写博客和做网站的时候,喜欢加一下好玩的emoji表情。有了丰富的表情,自然就让整篇文章趣味性更强,但是寻找的时候总是不太方便。起初是在EMOJI CHEAT SHEET这个网站上复制,用在markdown文档里非常合适。但是敲代码的时候,这些就不适合了。虽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网站上使用非常好玩的emoji,但是并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获取的,只能需要什么表情的时候就在百度上搜索,实在很不方便。因此就打算做一个,正好使用这个玻璃拟态风格。 成品截图奉上: 在线链接:MyEmoji 3. 正文 3.1 毛玻璃的历史 其实毛玻璃大家肯定是不陌生的。最早的毛玻璃视觉其实可以追溯到2007年微软发售的 Windows Vista和Windows7,随之后来的OS X…
新拟态如何用 Adobe XD 实现 新拟态如何用 Adobe XD 实现 前言 前些天无意间在某个订阅号看到一个新UI,十分惊艳,这种介于扁平化和传统投影的设计,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于是有了想用这种风格练练手设计UI的想法。由于之前一直都使用Adobe XD制作原型,所以这次特意找了一个教程学学如何使用Adobe XD制作新拟态风格,特此写下笔记。 正文 「新拟态」英文名Neumorphism,也有设计师称为 Soft Ui(软UI)。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类似浮雕的效果,介于扁平与投影之间。 | 图片源自站酷 @Frannnk 1.1 扁平、投影和新拟态的区别 三者区别主要体现在层级上。 1.1.1 扁平 元素与背景是同为一个平面,视觉层级没有特别强烈的前后关系,对背景依赖不大。如果本身背景与画面整体背景有区分,色彩就划分了层级。 1.1.2 投影 | 图片源自Dribble @Divan Raj 带投影的给我们的感知就是漂浮起来的,单独看它,它漂浮在背景之上。与扁平并列看,它高于扁平,通常大家为了突出某些内容或某个模块会去使用这种样式。 投影的使用对背景的依赖几乎可以忽略,因为投影除了形状可以调整,包括色彩、大小等都可以调整,且它是无边界的漂浮着,即你可以随意定义它的高度。 1.1.3 新拟态 |…
电影《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观后感 电影《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观后感 观看详情 我观看这部电影是在2019年9月13日星期五晚上9点50分开始的,当时单纯只是无聊,因为刚好也是中秋节,懒得写微信推送了,打算找一部电影看看。在知乎上搜寻有什么好看的电影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回答 这里贴上知乎上回答的链接:有哪些优秀的、「燃到爆」的电影? 电影时长100分钟,看到弹幕上有人说删减了,但好像也差不多,就没太在意。看完之后已经晚上11点半了,本打算看个电影休闲,结果看完反而贼激动。然后就有了写一篇博客关于这部电影读后感的想法,但是由于懒,是的,懒,拖到了3天后的今天。 剧情简介 本杰明是一个这样的人:三次元现实世界中,他是一个十足的屌丝&Loser,难以找到存在感,没有时尚感、没有朋友,也没有女朋友。但是二十五岁的他却是一个的电脑极客,拥有对数字技术不可思议的天赋。而影片中另一位主人公马克思是一个渴望“黑客世界”的潜在革命者,他注意到了本杰明在 网络方面的惊人才华,马克思、本杰明和神童斯蒂芬以及保罗私人组建了黑客组织CLAY,并且为了正义入侵国际安全系统。他们凭借高超黑客技术的所为引起了德国秘密警察组织、欧洲刑警组织的重视,并且一个邪恶的黑客将他们视作威胁,想要将他们除去。本杰明因此感觉到自己正在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并且他们的目标似乎不值得他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电影类型 导演: 巴伦·博·欧达尔 编剧: 巴伦·博·欧达尔 / 扬特耶·弗里泽 主演: 汤姆·希林 / 埃利亚斯·穆巴里克 / 沃坦·维尔克·默林 / 汉娜·赫茨施普龙 / 崔娜·蒂虹 类型: 悬疑 / 惊悚 / 犯罪 官方网站: www.whoami-film.de/site/ 制片国家/地区:…
书籍《濒死之眼》读后感 书籍《濒死之眼》读后感 前言 这本书已经数不清楚是我看东野圭吾的第几本书了,自从高中看了《白夜行》之后,就再也无法忘记东野圭吾,兴许也就是在那时候对悬疑类感兴趣的。《濒死之眼》是我在Kindle上看的,开始看的时候是在暑假之前就有看了,但是暑假期间一直在忙别的事情,也就没有再继续读,暑假之后某一个周末想起那落灰已久的Kindle,就在图书馆将下半部分读完了。 东野圭吾的书于我而言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不想其余的书一般。只要一开始看就不想放下,直至看完,才猛然警觉。啊,看完了。但大部分的书,都是当做小说来看待,也并未专门仔细的去探究书中的某些细节,仅仅作为暂时逃离这纷扰世界的一个工具罢了,同时也算在追寻读完后的刺激感。 之前看的书,并没有做什么详细记录,因此许多书即使第二次再看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曾经是否看过,非得阅读内容,大概了解主题之后,才会想起自己原来之前就看过这本书。觉得这样并不是很好,于是打算开始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写读后感,慢慢尝试吧。 图书简介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ダイイング・アイ 译者: 匡匡 出版年: 2010-4 页数: 244 定价: 2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东野圭吾作品 ISBN: 9787532750061 内容简介 一次意外的车祸使雨村慎介失去了许多之前的回忆。但是,为了查询车祸的起因,雨村开始了细致的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失去的回忆似乎一点点苏醒,而众多玄妙的事件也随之一件件发生。谎言与真相都徘徊在死亡的边缘。幕后的神秘人物到底是谁?面对死亡,是该睁大眼睛还是紧紧地闭上? 作者简介 东野圭吾,1958年生于日本大阪,大阪府立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科毕业。1985年以处女作《放学后》获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即辞职专心写作。1999年以《秘密》一书获得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06年又以《嫌疑犯x的献身》荣获第134届直木奖,成为史上第一位囊括日本文坛三大奖的推理作家。早期作品以校园青春推理为主,擅写缜密精巧的谜团,获得“写实派本格”的美名。后期则逐渐突破典型本格,而能深入探讨人心与社会议题,兼具娱乐、思考与文学价值。其惊人的创作质量与多元化的风格,使得成为日本推理小说界超人气的顶尖作家。代表作:《十一字杀人》、《绑架游戏》、《白夜行》、《信》、《侦探伽利略》等,多部作品已被改拍成电视剧或电影。 …